经历了四个月的假期,终于来到了学校。在开始行动之前,先在宿舍中思考一些东西,看是否能对自己产生帮助。

每日的构成

生活上必定存在的有:睡觉,吃饭,洗澡,运动

学习上必定存在的有:学英语,学数学,编码,做笔记

就每一个细节讨论清晰,之后在确定可行方案

分布讨论

学习–笔记

喜欢做笔记,喜欢不费脑子的笔记,说到底还是懒。现在问自己一个问题,是未学会知识做笔记,还是学会知识做笔记?回答这个问题,需要依据,我选择了Yjango博士的对高效学习方法中思维导图和费曼技巧的诠释。因为我做笔记中需要用到这两个方法

无论是思维导图还是费曼技巧,关键都在于分而治之。对大事务进行更加细致的划分从而得到更加清晰明了的解析思路。然后做笔记更多的应该是费曼技巧中的不断循环往复地回溯。因为一个知识点关键之处寥寥无几,而细节却难以穷尽,记住了大致的框架却难以使用则是自己的懒,以为记住就行了,实际上如果以为自己学会了。但是大部分时候我记下的笔记的只不过是别人的内容,所以我不会。

费曼技巧的要求是以简单的话诠释所学到的知识,但是解释细节需要时间,那么这又该如何 但是无论是思维导图还是费曼技巧在最初的时候,应该都是最难的,思维导图的分解依赖于以前的分解能力,费曼技巧也一样,这两者在开始的时候最为困难的。

猜测,学不会的时候做笔记的可以值得尝试的一件事,这是对自己大脑的一些挑战,学会了再去笔记,更多是一种写出回忆录的方式,而不是我写笔记的意义。

一个月以内采取学不会时便去做笔记的方式,采用陈述,问题,思路,解答的方式。

学习–编码

作为一个程序员,编码能力弱一直是一种痛。深入骨子里的痛,最初学C语言时学到指针就懵逼了,从此之后便没有怎么接触编程了,虽然一直在学习,但是学习的没有什么意义。算了,吐槽历史是没有什么意义的。

总结自己在家里刷的那个二十道算法题,其实有一定规律可循,无非就是简单的算法思路,如何选用合适的数据结构实现算法而已。很可惜,大部分时候我是不会的。原因之一便是选用了不同的语言,可以使用编程语言中提供的一些操作,不需要自己构造。但是我连这些预设的函数都不知道,很悲哀了。

这种需要大量的练习的事物需要从现在就开始专心一致地学习,而不是空洞地完成某些知识点。并且,更加锻炼的是自己的思维能力。所以动手和动脑一起。

这种练习每天起码需要四个小时以上,并且坚持下去才会有成效。这只是时间,方法上需要改进。

学习–英语

对于这门语言,大量的对应练习就对了,所以每天也需要很长的时间去练习,但是我现在更加需要听得懂听力。听说读写,我最需要听,其次时读,最后是写。

针对练习听力吧

学习–数学